[洛谷日报#242]Johnson 全源最短路径算法学习笔记

StudyingFather

2019-10-28 19:15:45

Solution

Johnson 和 Floyd 一样,是一种能求出无负环图上任意两点间最短路径的算法。该算法在 1977 年由 Donald B. Johnson 提出。

1 算法概述

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可以通过枚举起点,跑 n 次 Bellman-Ford 算法解决,时间复杂度是 O(n^2m) 的,也可以直接用 Floyd 算法解决,时间复杂度为 O(n^3)

注意到堆优化的 Dijkstra 算法求单源最短路径的时间复杂度比 Bellman-Ford 更优,如果枚举起点,跑 n 次 Dijkstra 算法,就可以在 O(nm\log m) (本文中的 Dijkstra 采用 priority_queue 实现,下同)的时间复杂度内解决本问题,比上述跑 n 次 Bellman-Ford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更优秀,在稀疏图上也比 Floyd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更加优秀。

但 Dijkstra 算法不能正确求解带负权边的最短路,因此我们需要对原图上的边进行预处理,确保所有边的边权均非负。

一种容易想到的方法是给所有边的边权同时加上一个正数 x ,从而让所有边的边权均非负。如果新图上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经过了 k 条边,则将最短路减去 kx 即可得到实际最短路。

但这样的方法是错误的。考虑下图:

但假如我们把每条边的边权加上 $5$ 呢? ![](https://cdn.luogu.com.cn/upload/image_hosting/ahz1uv1u.png) 新图上 $1 \to 2$ 的最短路为 $1 \to 4 \to 2$ ,已经不是实际的最短路了。 Johnson 算法则通过另外一种方法来给每条边重新标注边权。 我们新建一个虚拟节点(在这里我们就设它的编号为 $0$ )。从这个点向其他所有点连一条边权为 $0$ 的边。 接下来用 Bellman-Ford 算法求出从 $0$ 号点到其他所有点的最短路,记为 $h_i$ 。 假如存在一条从 $u$ 点到 $v$ 点,边权为 $w$ 的边,则我们将该边的边权重新设置为 $w+h_u-h_v$ 。 接下来以每个点为起点,跑 $n$ 轮 Dijkstra 算法即可求出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了。 容易看出,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$O(nm\log m)$ 。 Q:那这么说,Dijkstra 也可以求出负权图(无负环)的单源最短路径了? A:没错。但是预处理要跑一遍 Bellman-Ford,还不如直接用 Bellman-Ford 呢。 ## 2 正确性证明 为什么这样重新标注边权的方式是正确的呢?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先讨论一个物理概念——势能。 诸如重力势能,电势能这样的势能都有一个特点,势能的变化量只和起点和终点的相对位置有关,而与起点到终点所走的路径无关。 势能还有一个特点,势能的绝对值往往取决于设置的零势能点,但无论将零势能点设置在哪里,两点间势能的差值是一定的。 接下来回到正题。 在重新标记后的图上,从 $s$ 点到 $t$ 点的一条路径 $s \to p_1 \to p_2 \to \dots \to p_k \to t$ 的长度表达式如下: $(w(s,p_1)+h_s-h_{p_1})+(w(p_1,p_2)+h_{p_1}-h_{p_2})+ \dots +(w(p_k,t)+h_{p_k}-h_t)

化简后得到:

w(s,p_1)+w(p_1,p_2)+ \dots +w(p_k,t)+h_s-h_t

无论我们从 st 走的是哪一条路径, h_s-h_t 的值是不变的,这正与势能的性质相吻合!

为了方便,下面我们就把 h_i 称为 i 点的势能。

上面的新图中 s \to t 的最短路的长度表达式由两部分组成,前面的边权和为原图中 s \to t 的最短路,后面则是两点间的势能差。因为两点间势能的差为定值,因此原图上 s \to t 的最短路与新图上 s \to t 的最短路相对应。

到这里我们的正确性证明已经解决了一半——我们证明了重新标注边权后图上的最短路径仍然是原来的最短路径。接下来我们需要证明新图中所有边的边权非负,因为在非负权图上,Dijkstra 算法能够保证得出正确的结果。

根据三角形不等式,新图上任意一边 (u,v) 上两点满足: h_v \leq h_u + w(u,v) 。这条边重新标记后的边权为 w'(u,v)=w(u,v)+h_u-h_v \geq 0 。这样我们证明了新图上的边权均非负。

至此,我们就证明了 Johnson 算法的正确性。

3 参考代码

(被各位 D 惨了,所以把代码扔到 clang-format 里格式化了下 /wq)

#include <cstring>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queue>
#define INF 1e9
using namespace std;
struct edge {
  int v, w, next;
} e[10005];
struct node {
  int dis, id;
  bool operator<(const node& a) const { return dis > a.dis; }
  node(int d, int x) { dis = d, id = x; }
};
int head[5005], vis[5005], t[5005];
int cnt, n, m;
long long h[5005], dis[5005];
void addedge(int u, int v, int w) {
  e[++cnt].v = v;
  e[cnt].w = w;
  e[cnt].next = head[u];
  head[u] = cnt;
}
bool spfa(int s) {
  queue<int> q;
  memset(h, 63, sizeof(h));
  h[s] = 0, vis[s] = 1;
  q.push(s);
  while (!q.empty()) {
    int u = q.front();
    q.pop();
    vis[u] = 0;
    for (int i = head[u]; i; i = e[i].next) {
      int v = e[i].v;
      if (h[v] > h[u] + e[i].w) {
        h[v] = h[u] + e[i].w;
        if (!vis[v]) {
          vis[v] = 1;
          q.push(v);
          t[v]++;
          if (t[v] == n + 1) return false;
        }
      }
    }
  }
  return true;
}
void dijkstra(int s) {
  priority_queue<node> q;
  for (int i = 1; i <= n; i++) dis[i] = INF;
  memset(vis, 0, sizeof(vis));
  dis[s] = 0;
  q.push(node(0, s));
  while (!q.empty()) {
    int u = q.top().id;
    q.pop();
    if (vis[u]) continue;
    vis[u] = 1;
    for (int i = head[u]; i; i = e[i].next) {
      int v = e[i].v;
      if (dis[v] > dis[u] + e[i].w) {
        dis[v] = dis[u] + e[i].w;
        if (!vis[v]) q.push(node(dis[v], v));
      }
    }
  }
  return;
}
int main() {
  ios::sync_with_stdio(false);
  cin >> n >> m;
  for (int i = 1; i <= m; i++) {
    int u, v, w;
    cin >> u >> v >> w;
    addedge(u, v, w);
  }
  for (int i = 1; i <= n; i++) addedge(0, i, 0);
  if (!spfa(0)) {
    cout << -1 << endl;
    return 0;
  }
  for (int u = 1; u <= n; u++)
    for (int i = head[u]; i; i = e[i].next) e[i].w += h[u] - h[e[i].v];
  for (int i = 1; i <= n; i++) {
    dijkstra(i);
    long long ans = 0;
    for (int j = 1; j <= n; j++) {
      if (dis[j] == INF)
        ans += j * INF;
      else
        ans += j * (dis[j] + h[j] - h[i]);
    }
    cout << ans << endl;
  }
  return 0;
}

4 应用

虽然算法名告诉我们它可以用于求解全源最短路,但是实际场景中需要求解全源最短路的场合并不太多。

在费用流问题中,存在思想类似的 Primal-Dual 原始对偶算法。它通过类似的方法将所有边的边权转为非负值,从而可以使用 Dijkstra 算法求出残量网络上的最短增广路。

Referen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