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380F 题解

DengStar

2024-11-18 14:23:52

Solution

为了方便,下面称 Takahashi(先手)为 A,Aoki(后手)为 B。

看到数据很小,可以接受指数级的时间复杂度,这启示我们往爆搜或状压的方向去想。

总结题意可以发现:一张牌只有三个去处:要么在 A 手上,要么在 B 手上,要么在桌上。因此我们用每张牌的状态来表示一个游戏局面 S,代码实现上可以用三进制状压。下面考虑 dp 的具体实现。

f(S) 表示游戏局面为 S,且轮到 A 时,A 是否必胜。类似地,记 g(S) 表示游戏局面为 S,且轮到 B 时,B 是否必胜。这里必须分别设轮到 A 和轮到 B 的状态,因为两人的手牌状态不同,能做的决策也不同。这样 dp 的总状态数为 2 \times 3^{N + M + L},可以接受。

如果你现在就开始兴致冲冲地写代码,你很快会发现一个问题:虽然我们已经有转移方程了,但我们该以什么顺序转移呢?甚至,这样 dp 究竟能否被转移?它有没有可能是有后效性的?可能很多人直接写个记忆化搜索就跑路了,但我认为这个问题还是值得研究的。

(以下分隔线内的内容选读)

一句话概括:每个人手牌上数字的和单调减小,所以每个状态最多被计算一次。

不妨先想想有的状压 dp 为什么可以转移。ABC354E 是一道和本题类似的打牌问题,但区别在于,玩家只能从桌上拿牌,而不能往桌面上放牌。如果记桌面上牌的集合为 s,拿走了牌之后的状态为 s',把它们状压成整数,那么显然有 s' < s——因为拿走牌的操作就相当于把 s 的两个二进制位从 1 变成 0。这样,我们就可以简单地从小到大枚举状态来转移。

但这样解释没有触及到更本质的东西。如果我们把 dp 中的状态看作图中的节点,而状态之间的依赖关系看作有向边(即,如果状态 i 要从状态 j 转移过来,那么连一条 j \to i 的边)。那么,dp 的无后效性体现在转移图\ ^{*}上就是没有环,即转移图是 DAG,而 dp 的转移过程就相当于在转移图上做拓扑排序。如果我们要证明 dp 具有无后效性,就相当于要证明转移图上没有环。而在 ABC354E 这道题中,s's 满足 s' \sub s,而真包含关系是不会形成环的,因此可以转移。

我们有没有办法给本题中的状态找到某种关系呢?题目中提到了关键的一点性质:从桌上拿的牌的数字必须**小于**打出去的牌的数字。这意味着,每次操作后,玩家手上的数字之和**单调减小**。那么我们就可以从手牌数字和从小到大的顺序转移。实际上这还解释了为什么游戏一定会终止:每次操作都会导致手牌的数字和减小,那么一定会减到 $0$,此时游戏就结束了。 严谨地说,我们用三元组 $(S_A, S_B, S_C)$ 来表示一个局面,其中 $S_A$,$S_B$ 和 $S_C$ 分别表示 A 手牌的集合、B 手牌的集合和桌上的牌的集合。定义 $\operatorname{sum}(T)$ 表示牌的集合 $T$ 中,所有牌上面数字的和。定义局面之间的**关系** $<$,若 $S' < S$,则 $\operatorname{sum}(S'_A) < \operatorname{sum}(S_A)$ 且 $\operatorname{sum}(S'_B) = \operatorname{sum}(S_B)$,或 $\operatorname{sum}(S'_B) < \operatorname{sum}(S_B)$ 且 $\operatorname{sum}(S'_A) = \operatorname{sum}(S_A)$。这样我们就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状态和它的后继状态之间的关系,并且能证明这种关系不会形成环。 (这里用离散数学中“关系”的知识来解释会更好,但本人相关知识的水平相当民科,所以还是算了。) 当然,从代码实现上,真的去找这种状态的关系是很繁琐的,这时可以简单地用**记忆化搜索**实现转移。实际上你会发现即使没有找到这种关系也可以写出代码,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。如果转移之间有环,用记搜也是会死循环的。换句话说,知道这种关系存在比它具体是什么更重要。 --- 关键代码实现: (和上文中的状态定义略有不同:`f[0/1][s]` 分别表示局面为 `s` 且轮到 A 或 B 时,其是否必胜。) ```cpp int dfs(int o, int s) { if(f[o][s] != -1) // 记忆化 return f[o][s]; if(count(s, o) == 0) // 初始化 return f[o][s] = 0; f[o][s] = 0; for(int i = 0; i < N + M + L; i++) // 枚举出哪张牌 { if(get(s, i) != o) continue; f[o][s] |= !dfs(o ^ 1, s - o * pw[i] + 2 * pw[i]); // 不拿任何牌 for(int j = 0; j < N + M + L; j++) // 枚举拿哪张牌 { if(get(s, j) != 2 || val[j] >= val[i]) continue; int t = s - o * pw[i] + 2 * pw[i] - 2 * pw[j] + o * pw[j]; // 后继状态 f[o][s] |= !dfs(o ^ 1, t); } } return f[o][s]; } ``` `get(s, i)` 表示三进制数 `s` 的从低位开始的第 `i` 位,`count(s, o)` 表示三进制数 `s` 中为 `o` 的位数。 局面 `s` 的第 `i` 位为 `0/1/2` 分别表示第 `i` 张牌在 A 手上/在 B 手上/在桌上。 答案为 `f[0][S0]`,其中 `S0` 为初始状态。 [完整代码](